中央空調工程作為現代建筑中的組成部分,其穩定運行不僅關乎室內環境的舒適度,還直接影響到建筑能耗及運行成本。因此,維護保養顯得尤為重要,即便在停機休眠期,也不能忽視這一環節。本文將從中央空調系統的構成、停機休眠期維護的必要性、具體保養措施以及維護帶來的長遠效益等方面,探討中央空調工程在停機休眠期的維護保養策略。
一、構成與工作原理
中央空調工程主要由制冷機組、冷凍水循環系統、冷卻水循環系統、空氣處理單元(包括風機盤管、新風機組等)、控制系統及末端設備等組成,其工作原理大致為:制冷機組通過壓縮機對制冷劑進行壓縮,產生高溫高壓氣體,隨后在冷凝器中釋放熱量變為高壓液體,再通過節流裝置降壓后進入蒸發器,吸收空氣中的熱量而蒸發,從而實現降溫效果。這一過程循環往復,配合空氣處理單元將處理后的冷/熱空氣送入室內,達到調節室溫的目的。
二、停機休眠期維護的必要性
許多管理者和業主往往認為,中央空調工程在停機休眠期(如冬季或建筑空置期)無需特別維護,實則不然。停機期間,系統雖不運行,但仍面臨諸多潛在風險,如:
1、腐蝕與結垢:長時間不使用,水系統中的水質可能惡化,導致管道、換熱器及冷卻塔等部位發生腐蝕和結垢,影響系統效率和使用壽命。
2、微生物滋生:靜止的水體容易成為細菌、藻類等微生物的溫床,不僅污染水質,還可能堵塞管道,影響系統正常運行。
3、密封性下降:長期靜置可能導致系統各部件間的密封材料老化,造成制冷劑泄漏,增加維修成本。
4、電氣元件老化:控制電路及電氣元件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也可能因濕度、灰塵等因素加速老化,影響系統啟動和運行安全。
因此,停機休眠期的維護保養是預防上述問題、延長系統壽命、確保下個使用周期高效運行的關鍵。
三、具體保養措施
1、水系統清洗與保養
- 清洗管道與換熱器:采用化學清洗或高壓水槍清洗,去除管道內壁的污垢和腐蝕產物,保持水流暢通無阻。
- 水質處理:加入適量的水質穩定劑或殺菌劑,抑制微生物生長,防止水質惡化。
- 排水與吹干:停機前,將系統中的水排盡,特別是低洼處和死角,并使用壓縮空氣吹干,減少腐蝕風險。
2、制冷機組與壓縮機維護
- 檢查制冷劑壓力與泄漏:利用專業工具檢測制冷劑壓力,查找并修復潛在的泄漏點,確保制冷劑充注量適中。
- 油位與油質檢查:檢查壓縮機潤滑油油位,如有需要應及時補充或更換,確保油質清潔,避免軸承磨損。
- 電氣連接與絕緣檢查:檢查壓縮機電機及控制系統的電氣連接,確保無松動、短路現象,測試絕緣電阻,保障電氣安全。
3、空氣處理單元與末端設備維護
- 清洗過濾器:拆下空氣處理單元的過濾器,用清水或專用清洗劑清洗,去除灰塵和微生物,恢復其過濾效率。
- 檢查風機與軸承:檢查風機葉片是否變形,軸承是否潤滑良好,必要時更換磨損件,確保風機運轉平穩。
- 調節閥與傳感器校準:對系統中的溫度、濕度傳感器及調節閥進行校準,確保控制精度,提高系統能效。
4、控制系統與電氣元件檢查
- 程序更新與備份:檢查控制系統軟件版本,同時做好程序備份,以防數據丟失。
- 電氣元件測試:使用專業儀器測試繼電器、接觸器、斷路器等電氣元件的性能,更換損壞或老化部件。
- 防雷與接地檢查:確保系統具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措施,避免因雷電造成的損壞。
四、維護帶來的長遠效益
1、提升系統效率:定期維護保養能有效清除系統內的污垢和障礙物,提高換熱效率,降低能耗。
2、延長使用壽命:通過及時發現并修復潛在故障,減少系統停機時間,延長整體使用壽命,降低更換成本。
3、改善室內環境:清潔的空氣處理單元和過濾器能提供更好的空氣質量,保障人員健康。
4、節能減排:高效的維護保養策略有助于減少能源浪費,符合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,提升企業形象。
5、降低維修成本:預防性維護可以減少突發故障的發生,避免因小故障引發的大維修,節省維修費用。
中央空調工程在停機休眠期的維護保養是一項系統工程,需要綜合考慮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,采取科學合理的保養措施。通過細致的維護,不僅能確保系統在下一個使用周期的高效穩定運行,還能顯著提升系統的整體性能,為用戶創造更加舒適、健康、節能的室內環境,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。因此,無論是建筑管理者還是業主,都應高度重視中央空調系統的維護保養工作,將其視為保障建筑正常運行、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一環。